4月30日下午3点,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云南省2018年33个贫困县(市、区)退出新闻发布会,楚雄州的双柏县、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市等33个贫困县(市、区)达到脱贫标准,成功退出贫困序列。
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助力楚雄州双柏县退出贫困序列
双柏县是全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,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县,是少数民族聚居地,贫困现象非常凸显。
云南双柏县天蓬养殖有限公司(下称天蓬公司)是生猪养殖和种猪繁育企业,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2015年投资持有天蓬公司26.67%股权。经过多年发展,天蓬公司已经成为全楚雄州最大的集饲料加工、种猪繁育、生猪育肥以及粪污生产有机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。天蓬公司董事长张小新在养猪的基础上,又出资发展了养牛企业。
2015年以来,得益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及国投创益的支持和引导,在地方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,天蓬公司大胆探索、积极响应并投身产业扶贫实践。
持续解决就业促脱贫。天蓬公司自建成达产以来,持续就近吸纳贫困户就业,在双柏共解决100余人的就业问题,人均年收入达30000元,真正实现一人就业,全家脱贫。
持续资产收益促脱贫。根据项目需要,天蓬公司对村民和村集体的土地等资产进行租赁,经营期内稳定支付租金,促进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,目前天蓬公司每年需要支付的土地等租金近100万元。
持续产业链接助脱贫。采用“公司+合作社+银行+农户”的方式,天蓬公司为养殖户提供品种改良、疫病防控、养殖技术等服务,让农户充分利用就近草山和自家农副产品繁育养殖,育肥后送肉食品公司屠宰、加工、销售,贫困农户可利用企业产业链上的养殖合作机会通过养殖脱贫和致富。
持续采购原料助脱贫。天蓬公司在养殖过程中,需要就近大量收购玉米、大麦、小麦、蚕豆、玉米秸秆、稻草、豆杆、糠麸、南瓜等饲粮饲草,极大促进了双柏县农副产品的销售和转化,帮助农民增收。
天蓬公司通过生态种养殖打造绿色肉食品全产业链,将扶贫和富民的使命深度植入种养加工全产业链,通过在相关种养加工项目中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、带动养殖、收购农副产物等方式促进脱贫和增收,通过持续发展在脱贫基础实现产业富民的目标,为双柏县顺利脱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
央企扶贫基金助力迪庆州香格里拉市退出贫困序列
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是党中央、国务院以及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的深度贫困地区、少数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,是脱贫攻坚最困难的地区之一。全州人口约40万人,截至2017年,仍有60971人尚未脱贫,贫困发生率仍高达15%,信息闭塞,交通困难。
为支持“三区三州”深度贫困地区开发优势矿产资源、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,央企扶贫基金参与云南铜业(000878)非公开发行股票,投资5亿元定向支持迪庆普朗铜矿和楚雄滇中有色项目建设。
普朗铜矿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格咱乡,海拔3450-4500米,属多金属超大型矿山。普朗铜矿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,是国家“十二五”支持云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。
普朗铜矿每年将为迪庆州提供各项税收超过3.16亿元,为当地提供直接就业机会132人、间接就业机会约1000人,并全面改善项目驻地的交通、基建、教育、医疗等民生条件,为助力香格里拉市脱贫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今后,国投创益将依托两只产业扶贫基金继续加大在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,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“造血”功能,助力更多贫困地区早日脱贫,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新的更大贡献。